热门服务
  • 找企业
    生产商
    经销商
    服务商
  • 找产品
    医药
    西药
    中药
    生物制药
    药用辅料
    健康食品
    保健品
    健康食品
    功能性食品
    天然原料
    食物配料
    医疗保健
    医疗器械
    口腔医疗
    中医理疗
    防护用品
    康复设备
    健康用品
    健康服务
    健康管理
    医养机构
    康养基地
  • 找展会
    医药展
    医疗器械展
    口腔展
    健康食品展
    保健品展
    健康产业展
    养老服务展
    产业论坛
    物流/包装工业展
  • 找推广
    广告服务
    图文广告
    会员服务
    企业会员服务
    VIP企业会员服务
    SVIP企业会员服务
    组展机构会员服务
  • 增值服务
    企业建站
    小程序定制
    增资实缴
    资源库
服务时间:09:00-18:00
0755-82793534
客服中心服务热线

国家医保局有关司负责人就居民医保参保答记者问

发表时间:2024-03-26 16:05

近期,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完成城乡居民医保费用集中征缴工作,参保群众已经享受到了医疗保障服务。全国基本医保参保情况如何?居民医保缴费标准是否合理?未生病的居民参加基本医保是否“吃亏了”?国家医保局有关司负责人就社会关心的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问:有人称,我国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近年来持续下降。还有人称,部分地区农村出现医保“退保潮”。请问相关说法是否属实?

答:这种说法不准确。我国基本医保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参保质量持续提升。


从宏观上看,居民医保参保人数保持稳定。相关数据近年来有轻微波动,主要是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参保数据治理。自2022年起,医保部门以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上线为契机,连续两年清理居民医保跨省和省内重复参保数据共5600万。这是居民医保参保数据出现波动的最主要原因。二是参保结构优化。由于大学生毕业就业等新增就业因素,部分原来参加居民医保的群众转为参加职工医保,2020年至2023年,每年都有500万至800万参保人由参加居民医保转为参加职工医保,造成了居民医保人数和职工医保人数此消彼长。


从微观上看,国家医保局近期派出专人,赴内蒙古、黑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甘肃等8个省份中工作基础相对较弱的8个村开展参保工作蹲点调研。调研显示,这8个村中,有5个村2023年参加居民医保人数比2022年增加,有3个村参保人数略有减少,8个村整体参保人数比2022年净增长151人。以网传“多人退保”的湖北省麻城市某村为例,实地调研发现,2023年该村97.4%的居民均参加医保,实际新增参保30人,因特殊原因未参保的仅是个例。许多村民表示,幸好有了医保,切实解决了他们看病就医的后顾之忧。


但也要看到,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的持续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人口总量的下降,未来居民医保参保人数可能也会平稳中略有下降,甚至总参保人数也有可能缩小。


问:2023年我国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为380元。有人认为费用标准偏高,涨速偏快。该如何看待这个观点?

答:有舆论认为,与2003年“新农合”建立时10元/人的缴费标准相比,目前380元/人的居民医保费用缴费标准增长太快。但是,我们不应单纯看缴费标准的增幅,而应该看这增长的370元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什么。事实上,医保筹资标准上涨的背后,是医保服务水平更大幅度的提高。


一是对群众的保障范围显著拓展。2003年“新农合”建立初期,能报销的药品只有300余种,治疗癌症、罕见病等的用药几乎不能报销,罹患大病的患者治疗手段非常有限。目前,我国医保药品目录内包含药品已达3088种,覆盖了公立医疗机构用药金额90%以上的品种,其中包含74种肿瘤靶向药、80余种罕见病用药。特别是许多新药好药在国内上市后不久就可以按规定纳入医保目录。以治疗白血病的药品“伊马替尼”为例,该药品刚在国内上市时患者服药的年自付费用近30万元,许多患者和家庭不得不“望药兴叹”,在沉重的经济负担和脆弱的生命之间艰难取舍;2018年国家医保局组建以来,该药品集采并经医保报销后,患者每年服药的自付费用降低至6000元左右,不断完善的医保制度让无数患者和家庭重燃生命希望。


数据来源:国家医保局
数据来源: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数据来源: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二是各类现代医学检查诊疗技术更加可及。20年来,在医保政策的有力支持下,医疗服务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重大疾病诊疗能力比肩国际先进水平,一些领域领先世界。患者享受到的医学检查、诊疗手段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方向大幅迈进,彩超、CT、核磁共振等高新设备迅速普及,无痛手术、微创手术等过去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诊疗技术日益普及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广大参保患者享受了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三是群众的就医报销比例显著提高。2003年,“新农合”制度建立之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普遍在30%至40%左右,群众自付比例较高,就医负担重。目前,我国居民医保的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维持在70%左右,群众的就医负担明显减轻,而这必然带来医保筹资标准的提高。同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群众医疗需求的提升、医疗消费水平的提高,也需要加强医保基金筹集,为群众提供稳定可持续的保障。

 

四是对群众的服务能力水平跨越式提升。2003年,“新农合”的参合群众在本县(区)医院就诊才能方便报销,去异地就医报销比例降低较多,且不能直接结算。目前,居民医保参保群众不仅可以在本县(区)、本市(州)、本省份享受就医报销,还可以在全国近10万家定点医疗机构享受跨省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服务,为广大在异地生活、旅游、工作的群众看病就医提供了坚实保障。此外,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从无到有,让群众不再为买药钱操心,帮助约1.8亿城乡居民“两病”患者减轻用药负担799亿元;“三重保障制度”仅2023年一年就惠及农村低收入人口就医超1.8亿人次,帮助减轻医疗费用负担超1800亿元。


20年间,居民医保人均筹资标准虽然增加了370元,但医疗保障水平和服务的提升为群众带来的收益却远不是这370元可计量的。事实上,为了支撑医保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国家在对居民个人每年参保缴费标准进行调整的同时,财政对居民参保的补助进行了更大幅度的上调。2003年至2023年,国家财政对居民参保的补助从不低于10元增长到不低于640元。如果一名居民在2003年至2023年连续参保,其医保总保费至少为8660元;其中财政共补助至少为6020元,占保费总额的约70%;居民个人缴费共计2640元,只占保费总额的约30%。


在不断完善的医保制度的有力支持下,全国居民就医需求快速释放,健康水平显著提升。据统计,2003年至2022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数从20.96亿人次增长至84.2亿人次;全国居民平均预期寿命从2005年的72.95岁增长到2020年的77.93岁。与此同时,个人卫生支出占全国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却从2003年的55.8%大幅下降至2022年的27.0%。近14亿医保参保人享受更高水平的医疗条件、更大范围的医疗保障、更高比例的医保报销、更为便利的医保服务的背后,是中国医保制度为人民生命健康的保驾护航。


数据来源: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数据来源: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问:城乡居民享受的医保报销,都是来自居民个人缴费吗?

答:城乡居民医保的保费为定额按年缴纳,2023年的筹资标准为1020元/人,其中财政补助不低于640元/人,这是筹资的大头;个人缴费标准380元,只是筹资的小头,并且对于低保户等困难人员,财政还会给予全额或部分补助。


居民缴纳的医保费,与财政补助共同组成了我国广大城乡居民共同的基本医保基金池,带来的是对广大群众基本医保保障水平的持续提升。在此,再补充说明2023年的几个数据:一是全年全国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总额为3497亿元,二是财政全年为居民缴费补助6977.59亿元,三是居民医保基金全年支出10423亿元。居民医保基金全年支出总额,是居民个人缴费总金额的2.98倍。


问:如何看待“缴纳医保后没生病,吃亏了”等言论?

答:疾病的发生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在现代社会,面对突然到来的重大疾病,个人和家庭很难能独自承受高昂的救治费用。保险的实质,就是汇聚各方力量后,帮助那些不幸患重病的个人和家庭抵御大额医疗支出的风险。因此,参加医保就是“患病时有保障,无病时利他人”,应该是每个群众面对疾病风险不确定性时的理性选择。


2022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总诊疗84.2亿人次,平均每个人一年到医疗卫生机构就诊6次。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入院2.47亿人次,年住院率为17.5%;也就是说,平均每6个人中就有1个人一年住一次医院。居民生病、生大病的概率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低。之前脱贫攻坚期间,40%的贫困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也说明疾病对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极大。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居民医保参保人的次均住院费用为8129元,以报销比例70%计算,住一次院医保平均报销5690元;假如居民将2003年至2023年连续参保个人缴纳的保费进行储蓄,按年利率5%计算复利,到2023年本金和利息共3343.1元。也就是说,居民住一次院后医保报销的金额,就远超将连续20年个人总保费进行储蓄的收益。


所以说,“缴纳医保后没生病,吃亏了”这种说法不对,而且从算账上来说也是不划算的。


问:有网民称,“年轻人身体好可以不参保,只给老人、孩子参保就行了”。请问如何看待这个观点?

答:这种观点在部分人群中有一定代表性。但如果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会发现这其实是“算小账、吃大亏”。


一是我国的疾病谱正在发生变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疾病实现了早发现、早诊断,尤其是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以及生活习惯等原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恶性肿瘤等出现低龄化趋势,青壮年面临的健康风险不容小觑。


二是青壮年对疾病风险的承受力更加脆弱。青壮年上有老,下有小,是家庭的“顶梁柱”,一旦罹患重大疾病,如果没有医保,不仅意味着家庭将承担巨额的治疗费用,还意味着家庭将失去重要经济来源。这双重的打击,不仅在经济上将给家庭带来灾难性的影响,还会进一步影响子女的教育和成长。因此,家庭的“顶梁柱”更加需要医疗保障给予重点的保驾护航。


综上所述,青壮年应该参保。这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父母、孩子和家庭提供保障。


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继续发挥我国基本医保制度的确定性来应对疾病风险的不确定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缓解群众看病就医的费用负担,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保服务。






文章转载来源网络,不代表成马大健康网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info@heatlhcaerchn.com)


资讯推荐
尊敬的用户和合作伙伴:自2024年7月1日起,成马大健康网将正式更名为CHN大健康网。此次更名旨在更好地反映我们服务的广泛性和全球视野,并继续为您提供优质的大健康信息和服务。感谢您一如既往的支持与关注!祝您健康快乐!CHN大健康网团队2024年7月1日
2024-07-01
“你再说一遍,我没戴眼镜听不清!”当近视眼的你摘下眼镜、眼前一片朦胧时,好像耳朵的功能也受到了影响,变得听不清东西,有没有?告诉你,这不是错觉!说到这,你可能更晕了,看不清东西难道不是只会影响视觉信息的获取和处理吗,为什么会影响听力呢?这个过程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今天,就有请心理医生从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等角度来探寻一下这个有趣的现象。大脑处理信息需要感官协同作战经验告诉我们,言语感知主要依赖...
2025-03-22
根据相关数据,截止到2022年底,我国的老年人数量规模已经有2.1亿,面临较大的人口老龄化压力。我国65岁及往上老年人口占比已达到13.5%,离进入老龄社会阶段仅一步之遥。随着1962-1976 年婴儿潮人口在未来 5-10 年进入老龄化,预计2033 年左右我国将进入占比超过 20%的超级老龄化社会。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速,养老资源的匮乏已经成为一个十分严峻的社会问题。面向老龄化人群的养老、...
2025-03-21
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我们常常面临诸多困惑:怎样的体重才是健康的?如何做到吃动平衡?想在减重时避免营养不良,饮食安排上要注意什么?别担心,下面就为大家一一解答。真相了!原来判断胖瘦不能只凭体重和BMI肥胖与否一是不能凭感觉来判断,二是不能只看体重和身高,三是更不能说女人体重超过一百斤就是胖。体质量指数(BMI)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一个常用标准,可使用体重(单位为千克)除以身高(单位为米)的平方...
2025-03-21
近一个多月以来,DeepSeek掀起的AI大模型之风已经席卷医疗行业的各个细分赛道。医疗行业的重点企业、医院与DeepSeek展开合作,为资本市场带来生机,并带动医疗全产业链的部分上市公司股价出现大幅波动。DeepSeek的出现,使得医疗企业借助AI大模型发展的市场认知已经逐步形成:药械企业用AI大模型精进产品的智能化;主攻医疗信息化、医药零售、互联网医疗等业务的医疗科技企业开始加速垂直领域...
2025-03-20
3月20日是世界口腔健康日。对于儿童来讲,保持一个健全的口腔和整齐的牙列,对身心发展大有裨益。为此,记者采访了河南省儿童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郑蕾,就儿童口腔相关问题进行解答。文章转载自网络,由CHN大健康网整理发布,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或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info@healthcarechn.com),我们将尽快处理。
2025-03-20
蛋白质是人体细胞修复、免疫支持、肌肉生长的重要营养素。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及多项研究,以下十大食物凭借其高蛋白含量和营养价值位列榜单前列,并结合科学建议,帮助读者合理规划膳食。1. 海参(干)每100克干海参的蛋白质含量高达50克以上,是动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质冠军”。其氨基酸组成接近人体需求,且富含海参皂苷、多糖等活性物质,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不过,干海参需泡发后食用,日常摄入量有限,更适合作...
2025-03-20
4月9日-11日,2025HCE广州国际健康产业博览会将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举办。预计吸引600+企业及1000+品牌,迎来50000+万专业人士。覆盖健康全产业链。聚焦营养保健品、药食同源产品、中医养生理疗、微高压氧舱、家用智慧医疗等五大品类助力企业扩展新渠道、新市场!2025HCE广州健康展参观报名全面开启!即刻预约立享免费参观!门票免费领取●开放时间4月9日-4月11日●展会地址广州...
2025-03-19
一到春天或秋天,你是不是总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痒得像进了沙子?别以为这只是“小毛病”,过敏严重起来能让人喘不上气,甚至晕倒送急诊!快收好这份“自救指南”,别让过敏太“嚣张”!不是矫情 真能要命护目镜、口罩、面罩全副武装,也挡不住一把鼻涕一把泪,“过敏星人”的痛苦懂得都懂。过敏真的不是矫情,如果不重视,甚至还能引发致命危机!这些症状要警惕:鼻子罢工 连环喷嚏、鼻涕像关不住的水龙头、鼻塞到只能用...
2025-03-18
近日,"国家喊你减肥" 的话题在各大平台掀起热议,登上热搜榜单。这一话题的背后,是我国日益严峻的肥胖问题,而国家与医学专家也在积极行动,为民众健康 "保驾护航"。在2025年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指出部分人群存在腰围过大、体重超重以及由此引发慢性病的情况,并宣布将持续推进 "体重管理年" 三年行动,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体重管理。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鲁平...
2025-03-18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增值服务            媒体合作  
CHN大健康网深圳运营总部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滨河大道5022号联合广场A座10层
电话:+86-755-82793534
邮箱:info@healthcarechn.com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
| ©2019 - 2025 CHN大健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157496号-2
基于对大健康产业多年的深耕和洞察,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让您对产业趋势、新政策等有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
微信小程序
粤公网安备44010502003044